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素质教育 -> 正文
教改试点项目简介
2012-06-08      www.scnucas.com

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推进高校素质教育体制改革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我院自建院之初就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办学所追求的目标,并据此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经过多年的思索、讨论、实践和沉淀,我院将大学生应具备的素养概括为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三部分。此外,我们意识到,推进大学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要研究和澄清相关的理论问题,更应该在具体的教育改革和教学工作中去践行。要将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必须对于一切不利于素质教育实践的机制、体制,包括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为此,学院申报了名为“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推进高校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研究课题,并于2011年6月月顺利获得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学院随即成立了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

我院承担的教改项目,旨在构建能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理念、课程、教材、教师)及教育实践,改变现行高校素质教育单纯强调“德育”的培养模式和与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不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在师生员工中确立“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的素质教育理念;探索培养大学生三种素养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主要任务可以简称为“2132”工程,即构建两个体系,一支队伍,三个机制,两个基地。

两个体系是指构建涵盖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素质教育教材体系。

一支队伍是指学院创新用人机制,建设以辅导员为主的“素质教育课程”骨干教师队伍。推进辅导员工作体制和大学生思想工作机制的改革。

三个机制:一是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机制;二是素质教育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的机制;三是全员素质教育机制。

两个基地是要建设“四川省大学生素质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2012年2月,教改项目顺利开题。同时学院下达通知,鼓励学院各院、系和行政单位积极申报子项目。

(图为2012年2月13日,我院教职员工大会暨教改试点项目开题报告会会场)

附:教改项目阶段目标和工作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0.1~2011.12)完成构建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方案修订和教学计划调整等。

第二阶段(2012.2~2013.7)开展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实践,完成初步探讨“全院、全员、全程育人”的素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目标。在一些专业、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进专业课程”试点,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阶段(2013.9~2014.2)完成收集试点单位、课程、学生的相关系列数据收集、处理,同时适时反馈信息,修正实施方案的目标。撰写改革试点总结报告,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思路。申报“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上一条:教改动态:我院拟举办全院教职员工培训 下一条:教改动态:我院召开教改项目立项评审会

关闭 【打印】  【收藏】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成都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1269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10200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