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唐志成领题调研毕业生就业工作
4月17日下午,院长唐志成在第一会议室领题调研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实习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共16人参加调研。
此次调研围绕“我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进一步促进我院毕业生就业”展开。参会人员围绕调研议题交流了自己对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为学院科学发展积极献计献策。文学与传播学系辅导员彭利指出,受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09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前所未有的低迷态势。针对我院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学院应着重从培养毕业生的就业技能技巧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转变就业心态,主动降低就业期望值,到基层建功立业;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尤其是礼节礼貌,于细微处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会人员纷纷发言,畅谈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家认为,目前我院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对本专业就业形势和趋势、自身价值以及社会认可度的认识失真;还有少部分学生就业基础差,有的英语四级没有通过,有的虽然持有计算机等级证书但实际操作能力让人不敢恭维;一些同学求职心态、求职技巧存在问题。教职工要树立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理念,引导学生从被动就业转向积极、主动就业;辅导员与教师要加强沟通,用心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学生,尤其要积极引导,多加鼓励,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困难,以实际行动促进我院毕业生充分就业。
在充分听取参会人员的发言后,唐志成作总结讲话。他强调,学院要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中的重要环节,真正树立起“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方位拓展、全面覆盖”的工作理念。他要求,就业实习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团委)和各教学单位要进一步吃透国务院1月7日制定的7条措施、3月17日教育部发布的20项政策的精神实质,做好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工作,引导学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积极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报名、选聘工作;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掘新的就业岗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