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教学质量工程春华秋实亮点纷呈
建院以来,我院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既具科学精神又具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以市场为依托,积极探索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构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与教育的工作新模式,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几年来,我院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育人为中心,勇于探索教学新方法,创新争先,效果显著,成绩喜人。
英语过级:一年一新高
我院针对三本同学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的实际,全面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了英语分层教学加模块教学模式。这一全体师生共同建立的科学模式不但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推动了文理学子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取得卓越成绩。
据了解,学院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由07届的20.7%,到08届的55%,再到09届的65%,2010年我院2010届英语四级过级率将达到70%;一年迈出一大步,一年攀上一个新高度,这一成绩使我院跻身于全省独立学院先进行列。
就业考研:质量双突破
我院一直致力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积极鼓励在科研学术领域具有一定潜质的同学刻苦钻研,继续深造,掌握更丰富的学识,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
在该体系的严格规范和引导下,我院今年考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76名同学成功考取北外、川大、川师等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超过4.2%,实现办学以来考研工作质量与数量上的两大突破。考取人数比去年成倍增长,考取院校的级别也有很大提高。计科系和艺术系等一些相对偏冷的学科与专业也实现了零的突破。
本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也高达86.47%,高于我院往年和同类学院水平。
双证颁发:再超省标高
近年来,我院注重学风、校风建设,通过班团组织活动、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历年来毕业生毕业证、学位证获得率稳中有升,从07年的79%,到08年的90%,今年再创新高,将达到95%,超过全省90%的平均指标。
不少用人单位都说,文理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水平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他们非常乐意来文理学院选拔人才。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唐教授认为:文理学生毕业论文和设计都十分优秀,基本达到学位证颁发的最高要求。
质量工程:行业领头羊
2009年的“质量工程”工作,尽管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但我院仍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省内同类学院中依然保持着领先地位。特色专业:管理系“会计学”专业入选四川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在全省的独立学院中是唯一一个。精品课程:传媒系《影视编导基础》入选四川省2009年度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实验教学:我院“文科综合实验中心”入选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教学团队:艺术系“油画教研室”入选四川省省级教学团队。
获奖表彰:师生竞夺冠
09届2358名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1784名,专科毕业生574名。这些经过文理独特文化熏陶的同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强,具备较强的社会竞争力。他们中不少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就业技能大赛、全国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设计大赛、省级美术作品展、国际金熊猫电视节动画奖、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全国健美操大赛等活动中获奖。
09届英语(师范)专业舒虹同学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文传系文秘专业的范鸿才在第四届“正保教育杯”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office组别中获全国一等奖;艺术系的伍明辉成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艺术系8位同学作品被中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年鉴收藏。
我院传媒系主任王释教授荣获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2009年是我院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年,围绕教学中心地位,我院还将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改善、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学风校风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在未来的日子里,学院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院工作全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充分利用一切优质的教育资源,完善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创办新机制运行下的优秀高等学府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