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3时30分,教育学院在行政楼第二会议室进行了教师工作坊学术交流会。教育学院院长卢伟、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及部分参加教师工作坊的学生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分享了三场报告,均是老师们参加重要学术会议后提炼的内容,报告的老师们做了精心准备,现场以PPT、视频呈现,信息量非常大,参加会议的老师和学生们都聚精会神,专注聆听。
于丹老师分享《质性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她从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中关于质性和量化的分类和理解入手,说明在实际的研究中其实两者并非截然分开。并以具体的案例,就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运用,说明如何记录、分析、编码、解读访谈材料,并推荐了一个材料软件,讲解了该软件的优势、使用方法以及操作步骤,为老师和学生们之后的研究和论文撰写提供了参照。她同时指出,访谈法的运用是有较大难度的,需要较强的分析思考和提炼能力,建议老师们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时需要进行充分考虑和甄选。
崔露、佘玮老师分享《教育类SSCI论文写作与发表》,介绍国外期刊发表文章的要领,对如何选题、如何撰写英文文章进行了梳理,从“什么样的文章会被主编和阅稿人接受”、“语言问题”、“出版中的道德问题”、“文章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并具体介绍了发表文章的十条建议,以及必须注意的十条禁忌。两位老师流利的英文也给在座的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尹清蓉、陈芸、王和琴、范滢引几位老师就《质量取向的幼儿园课程建设》会议内容,分别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分享,介绍了“幼儿园科学教育:从活动到经验”、“全人教育理念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设计”、“音乐与生活: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科学观察准确解读,有效支持儿童学习”等几位专家报告的内容,提出促进发展是学前教育的使命,“聚焦幼儿、着眼发展、关注整体、注重差异”是推进以幼儿为中心的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根本原则。质量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是一个不断寻求改善的过程。几位老师都认为,要充分认识和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幼儿、解读幼儿是教育的起点,要积极地把这个观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深入了解到《指南》对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要求。
此次会议,老师们通过面对面进行交流与探讨,了解学前教育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强化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不断探索求新精神,也为老师们今后的科研、教研和指导学生论文提供了更多思考,大家纷纷表示学前教育发展迅速,教育研究需要不断加强。
本次会议还进行了现场直播,教育学院的许多同学也通过视频观看进行同步学习。(教育学院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