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破题 以“突破”开路 为“创新”扬帆
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开创我院党建工作新局面
――在2006至2007学年度“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高华锦
(2007年6月15日)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表彰在2006至2007学年度“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创先争优”积极分子。首先,我代表学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年来,特别是学院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党总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东校区党工委的领导下,紧紧抓住独立学院新机制、新模式给党建工作带来的“一个契机”,积极奉行以开拓精神探索新机制下党建工作新路的“一个理念”,牢固树立党组织在独立学院政治地位的“一个共识”,切实遵循用党的先进性辐射、带动全面工作的“一个思路”,坚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一个目标”,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学院事业和党建工作都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院各基层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院,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借今天的机会,我讲两点意见:一是推陈出新,对我们近年来的工作作一个简单的总结;二是继往开来,对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提几点意见。
一、近年来我院党建工作的基本做法
今年三月,我们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的指示,对我院成立以来的党建工作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形成了“五个一”的书面成果,全文已经刊登在《文理先锋》第三期上。在此我不再一一赘述,仅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简单回顾。
(一)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了一个主题
党总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突出“发展”这一主题,推动了学院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一是谋划学院发展。党总支积极参与院务决策和重大事项处理,共同谋划学院的建设和改革,共同推进学院的稳定和发展,使学院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累累硕果。这其中,都离不开党的建设和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作用的发挥。
其二是制定发展规划。学院于去年三月发布了《2006至2010年五年发展规划》。党总支结合学院规划,制定了党建、宣传思想、工会和统战工作规划。为推动规划的落实,党总支加强对党支部的管理,引入目标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制度建设,调动了党支部的积极性,推动了学院各项决策的贯彻执行。
其三是推动学院改革。近年来,党总支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积极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的贯彻和实施。学院推行的规范化服务型管理体系、人事制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都融入了党总支的意见和建议。
(二)彰显优势,实现了两大突破
党总支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以重点带动全局,推进党建工作和学院的发展。
一是面向一线,推动团队凝聚力建设。通过全院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我院凝聚力建设已经延伸到四个领域,呈现出了“风正・人和・事业兴”的良好局面。在党支部建设方面,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建立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以党员的先进性取信于民,以党支部的先进性凝聚人心;在班子建设方面,抓成员的基本素质,抓班子的组织原则,抓班子的运行机制,抓班子的团结协作;在群团工作方面,强调发挥工会、共青团的作用,使各种力量和组织都能够围绕着学院的事业发展凝聚起来;在联系群众方面,主动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关注群众的利益和深入实际服务群众。
二是夯实基础,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在发展学生党员中,我们坚持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始终坚持党员标准,在入党程序和保证体系上制定了“十个不预审”和“六个不发展”的规定,确保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带动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提升内涵,推动了“三风”建设
党总支坚持以党风建设带动校风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院机关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建设。
一是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其一,在作风建设上注重深入和落实,要求党务工作者把调查研究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三深入、三服务”,即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师生,服务教学、服务群众、服务发展,解决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其二,把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贯穿到学院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中,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在全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教学、行政、学生、后勤管理体系建设,使学院各项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
二是推动教师教风建设。主要抓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二是抓教书育人任务的落实,三是抓教师党员的教育管理,引导教师党员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在教学、科研和育人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推动学生学风建设。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健全制度保障学风、优化队伍引导学风、强化管理狠抓学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变得愈加浓厚。
(四)与时俱进,实现了四项创新
党总支注重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全面推进了我院党的各项工作。
一是思想建设创新,呈现出“三新面貌”。其一,构建了党员教育的新格局。我们初步建立了党员早期教育、集中教育、提高教育、继续教育的“四级教育”体系,明确了院系两级党组织及相关部门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职责。其二,明确了党员形象的新要求。我们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做“追求卓越,反对平庸”的模范,党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越来越突出。其三,积累了党建工作的新经验。在工作中,我们抓住机遇,坚定方向,开拓创新,探索和总结出了“五个一”的经验。
二是宣传工作创新,实现了“三个拓展”。第一,拓展宣传范围。在继续重视政治理论教育和宣传的基础上,注意将宣传范围向新闻宣传方面拓展,在院内沟通信息、宣传典型、凝聚人心,在院外塑造学院形象、扩大学院影响。第二,拓展宣传内容。在结合学院中心工作做好宣传的基础上,注意将宣传内容向学院精神、校园文化等方面拓展。第三,拓展宣传渠道。加大了网上的宣传力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文理学院报》的办报质量,创办了《文理先锋》和《文理青年》,增强了宣传的深度。从去年起以院报为载体开展了“家校互动”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每月编发两期《新闻与动态》、《信息交流》,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频率。本月初,又从学校党委宣传部传来好消息,《文理学院报》被评为了“四川师范大学优秀内部出版物”。
三是组织工作创新,体现为“三个推进”。第一,推进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去年下半年,我们举办了学院首期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全院2000余名同学参加培训,培训合格者才有资格被推荐进入四川师范大学党校学习。第二,推进发展对象考察推荐。在确定为发展对象前,由党总支统一组织党章测试,测试合格者才有资格被推荐为党的发展对象。第三,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各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党员是一面旗帜”、“重温入党誓词”、“和谐校园大讨论”等主题活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党员在师生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毕业生离校、寝室调整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帮困助学创新,表现为“三个提倡”。即:提倡“党员带头,师生参与”、提倡“学院提供平台,学生劳动自助”、提倡“学会感恩,爱心传递”,变“输血”为“造血”,变单纯的“物质解困”为“精神、能力解困”,同时让受助者自发地去帮助他人,让帮助者和受助者的数量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而让“造血式”帮扶模式得以升华。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采访,并在上月中旬滚动播出了长达8分钟的节目。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党建工作的几点意见
同志们,我院近年来积累的党建工作经验是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精神财富,对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下一阶段,我们要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努力推动我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一,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做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各党支部要坚持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理论学习的各项制度,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理论学习与推进学院的改革发展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思考“如何实现学院的科学发展”、“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和“如何提高创新能力”等实际问题,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转化为协调发展的能力,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措施,真正把对科学理论的学习体现在学院改革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中,体现到推动学院改革发展的自觉行动上。
第二,以强化功能和发挥作用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基层党组织创造了不少好的做法、好的经验,我们要很好地坚持下去。特别是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严格纪律、规范程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的理论学习方式、组织生活方式、教育管理方式、宣传引导方式、监督考核方式等,努力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组织建设规律,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在践行落实上取得新实效。要把荣辱观教育与加强党员队伍的作风建设、加强教师学术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在全院形成“知荣辱、守规则、会感恩、肩责任”的良好氛围,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老师们、同学们,当前正是学院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院师生员工对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寄予了殷切期望。要顺利地实现学院的发展目标,圆满地完成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就要求我们树立自强意识、竞争意识和拼搏意识,以创业的勇气推进事业,以创新的锐气开拓思路,以创优的志气抓好工作,真正成为勤奋学习、求真务实的模范,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模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模范,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模范,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模范,成为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带头人和主力军,为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老师们、同学们,此时此刻,当我站在这个庄严的讲台时,面对台下一张张执著纯朴、朝气蓬勃、热情洋溢的面孔,我感受到了我们学院共产党员的力量,同时也倍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成绩,只是昨日的辉煌;明日的成就,要靠我们共同的努力和拼搏。
我深信,文理学院的历史会因有我们这一代共产党员而精彩,文理学院的明天也同样会因有我们这一代共产党员而更加璀璨!
亲密无间,让我们的胸怀更加宽广!
携起手来,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