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文理要闻 -> 正文
《科研工作手册》“向导”教师科研工作
2007-09-20      www.scnucas.com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科研工作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在经过反复征求意见、讨论、修改后,于2007年9月初在全院推出。这是四川省同类高等院校推出的第一本《科研工作手册》。

文理学院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诞生的、按新机制运行的普通高校。学院坚持“创办学生满意的学校、培养社会满意的学生”的办学宗旨和“文以养德、理以求真、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是否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既具科学精神又具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迅速迈入发展期的文理学院目前的中心任务是:通过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教育质量。为此,学院进一步确立了教学和科研的中心地位。

为了加速学院的发展,推进学院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进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科研和科研管理水平,在学院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文理学院科研处编写了《科研工作手册》。

《手册》由《四川文理学院科学研究规划》、《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科研工作条例》、《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术规范》、《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科研奖励条例》、《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报编辑工作条例》、《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院内职称评定暂行办法》等几部分构成。

《四川文理学院科学研究规划》根据《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五年”发展规划》,在“教学型”高校定位的基础上,对学院的“科研”进行了科学定位,即“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科研促管理”,进一步明确了科研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及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措施保障。它对学院的科研和科研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科研工作条例》、《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术规范》、《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科研奖励条例》等四个文件及其相关的两个附件(《科研工作量补贴办法》、《报刊分类目录》),是按学院的科研定位及“教学科研永远是第一位”的理念和思路,以规范科研及项目管理为目标,以激励教职员工的科研热情、提升科研水平、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为目的而制定的,详细介绍了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结题等程序,规定了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科研要求,细化了科研考核标准和科研奖励条件。其中的《科研工作量补贴办法》还对从事科研的教职员工进行课时补贴做了相关规定。学院的科研补贴和科研奖励额度远高于同类高校。这不但体现了制度的激励、导向功能,还体现了学院“同发展、共分享”的文理人文精神。同时,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为学院争取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院级等各级各类课题提供了制度保障,它将促进学院学术道德建设,促使教师克服和摒弃学术浮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报编辑工作条例》对学院学报编辑部岗位责任、审稿、发排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这对提高学院学报质量、为学报获准公开发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院内职称评定暂行办法》是在科学发展观及“创新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以制度改革促进大学创新”等精神的指导下,为适应我国人事职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旨在吸引和留住人才,优化资源。它体现了文理学院“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用人理念和创新的文理精神。

《手册》涵盖了科研定位、项目管理、科研考核、科研奖励与学报编辑、院内职称评定等方方面面,与学院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息息相关。教职员工(教职员工手一册)当认真学习和领会其精神,并以此为契机和动力,努力提高研究水平,出成果,出精品,出人才,出大师。

《手册》是文理学院管理工作迈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标志之一,它不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文理学院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更将推动文理学院新一轮的发展。(科研处 供稿)

上一条:改善教学设施 彰显人文关怀 下一条:我院07级新生军训工作全面展开

关闭 【打印】  【收藏】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成都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1269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10200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