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航标灯 实现新跨越
我院掀起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热潮
连日来,我院师生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开幕式上所做的工作报告,在全院掀起了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的热潮。
学习十七大精神 党员干部当先锋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学院党员、干部和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的精髓和内涵。
很多党员、干部认为,党的十七大万众瞩目,胡锦涛同志所做的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科学全面、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十六大以来我国建设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部署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更加突出了教育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
院党委书记高华锦说,十七大报告将教育工作作为民生的首要问题,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高等院校,学院将全面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认真审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切实将十七大精神与学院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她强调,要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学院新一轮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来,充分调动全院党员和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集思广益,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全面科学地谋划学院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
很多教师认为,作为党领导下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要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就是要认真履行教师的基本职责,把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思政课教师争做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者、传播者和研究者
在十七大胜利召开后,我院思政课教师将十七大精神引入了课堂,教师们纷纷表示要率先在学习和教学中深化认识、领会精神,争做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者、传播者和研究者,要使第一课堂成为学习十七大精神的主阵地。
政法系主任程思进教授表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把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向学生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也是每个思政课教师近期的主要任务。
据悉,在十七大开幕式当天,政法系教师收看了现场直播。老师们仔细地倾听和记录下报告的重点和新思想、新观点。对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等理论,教师们表示要以独特的角度、新颖的形式、通俗的语言,全面准确、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宣讲。
政法系夏冰老师表示,真学,真信,真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这是我们政治理论教师们一以贯之的原则。政法系教师将把认真研读十七大报告,全面准确地把握和深刻理解十七大精神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结合实际进行学习,在学习中认识,在认识中理解,在理解中传播。
据悉,近期政法系还将通过多种形式,把第一课堂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
把握学生思想脉搏 精心组织大学生学习十七大精神
大学生如何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怎样才能在思想观念上真正确立起科学发展观,并将其扎扎实实地贯彻到学习生活的具体实践中去?在18日下午召开的全院学生党支部委员学习十七大精神座谈会上,师生们畅谈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体会。
在座谈会上,师生们首先对十七大报告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专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随后各位同学紧紧围绕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实践经验和兴趣特点,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和现实导向、当代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在学习和讨论中,同学们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历史发展经验,具有很强的理论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是我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规划人生设计、参与社会进程的重要指南,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在自身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做好把党的指导思想向广大群众宣传和普及的纽带工作,并在日常的实际行动中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从‘节约用水、用电’这样的小事中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履行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管理系宋晓玲同学说。
院党委专职组织员、政工处处长罗发海副教授参加了本次学习讨论活动,并对学生党支部如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罗处长谈到,学生党支部委员作为我院大学生中一支重要的学生骨干队伍,要切实担负起宣传党的理论、引领思想潮流的作用,准确把握党的宣传方针和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协助党组织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理论学习和讨论交流,紧密结合党的十七大最新理论成果、我院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要把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和院党委的成立结合起来,抓住这一契机,开展有声有色的学习、宣传活动,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座谈结束后,政工处党务工作者卢元勇同志主持学习了党支部工作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党支部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基本任务,党支部的设置、职责、工作重点、基本工作制度,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展党员工作规程等。
最后,大家还就如何深入开展我院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评论・
新局面 新高度
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我院党委正式挂牌成立。因此,组织和带领全院党员干部及师生员工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十七大精神,是党委成立后的首要政治任务。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七大再一次将“科学发展”提到了新的政治高度。
对于文理学院来讲,“科学发展”正是学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精神内核,正是文理人代代薪火传承的精髓和动力。
学院董事会提出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发展思路、用人理念,“三个有利于”的工作标准,倡导教学科研首位制,实施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学院和教师团队,创建规范化服务型行政、学生、后勤管理体系,实施新生综合素质教育,举办科技文化博览节、美育学校和扶持学生社团建设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同发展共分享”,围绕“五个一”开展党建工作,建立“爱心助学基金”,探索与创新“造血式”帮困模式……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前提下,统筹兼顾。这些无一不是为了谋求发展尤其是师生个体的发展,无一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无一不与“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一脉相承。
正是缘于以人为本的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文理学院一路披星戴月,一路高歌猛进,在短期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昂首挺胸地跨入了铺满金色的内涵式科学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在这个过程中,文理学院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推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和广泛的民意支持。
如今,文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科学发展,大量更富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敢为人先的文理人去耕耘、去开拓。神圣的使命,召唤着学院党组织更好地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焕发出更强的生机和活力;历史的责任,激励着广大党员继续奋发有为,勇于拼搏,奉献出更强的战斗力和创造力。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牢记“一个始终不渝”和“四个坚定不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肩负新时期光荣的历史使命,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学院党的自身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宣传中心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