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文理要闻 -> 正文
政法系学习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9-06-09      www.scnucas.com

政法系学习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2009年3月开始,学习实践活动转入第二批,在市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高等学校展开。按照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和部署,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学院提出的“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的实践要求,政法系紧紧围绕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点,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成果。

一、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充分保障政法系办学理念的全面落实

1、按照“一个专业三个方向”的专业设置,进一步修订教学计划

我系从08级开始专业设置确定为“一个专业”即法学专业,“三个方向”即政府法制、司法法律和律师实务。方向的重新设置和调整更加符合法学的专业特色和政法系的办学理念。本学期,经过两次教学工作会议的讨论,我系已对现行的法学专业所有年级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两次修改,此次教学计划的全面修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充分体现了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又侧重于实践教学的方针来开展和实施。

2、围绕“三考一面向”,积极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

“三考”是指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应瞄准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全国律师资格考试三种考试,这是我们为每一位学生设计的人生目标,让他们明确在大学期间的努力方向。“一面向”这就是要面向基层,就是要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树立科学的就业观,理性就业,拓展就业空间。“三考一面向”是对政法系办学理念科学地概括,既体现了政法系改革创新的精神,又符合政法系的自身实际。围绕“三考一面向”,政法系在05级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截至到目前,在号称“中国第一考”全国司法考试中,通过考试的共5名;05级毕业生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共6名,而且,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正在积极准备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姓名

专业方向

考取分数(国家分数线360)

廖丹

05级司法法律(本科)

433

甘霜相

05级司法法律(本科)

392

黄朝炮

05级行政法制(本科)

386

方勇

04级法律事务(专科)

378

林波

04级法律事务(专科)

396

通过全国司法考试的名单

姓名

专业方向

考取学校和专业

张丹

行政法制

四川师范大学宪法行政法学(公费)

张恒康

司法法律

四川大学诉讼法

安然

司法法律

西南财经大学

李阳

行政法制

四川师范大学宪法行政法学

门贝利

司法法律

四川师范大学宪法行政法学

沈朝儒

行政法制

内蒙古大学

考取全国硕士研究生的名单

3、坚持“两个加强”,实施强化基础知识教育与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两个加强”即加强法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政法系始终坚持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基础知识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方针。截至到目前,我系与省司法厅监狱管理局、成都市人民中级人民法院、金牛区法院、锦江区法院、龙泉区法院和邛崃市检察院等省市区6个司法部门有着长期的合作联系,共组织了30余次的教学实践活动,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人数累计达到800多人次,同时,还建立了3个教学与实践对口的实习基地,签订了5份与司法部门进行长期合作的协议。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教师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实施

根据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学习实践活动转入分析检查阶段的申请《中共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委员会文件(院委字『2009』18号)》中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们群众得实惠、‘连个加快’见成效”的总体要求,紧扣“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这一主题和“十七大”关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精神,政法系在本学期制定了《政法系教师教学管理办法》,用以规范教师教学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同时,为了更好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方针,4月7日,经学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并决定,在院内长期开展“百名党员进‘两室’”活动。政法系随即成立了由程思进主任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并和14个寝室的的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会上,老师们仔细倾听同学们的建议和意见,详细询问和认真记录,并建立了与06、07、08年级,8个行政班的对口联系班级,真正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实到实处。

上一条:经济系党支部召开毕业生党员座谈会 下一条:弘扬生态文明 共建绿色校园

关闭 【打印】  【收藏】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成都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1269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102000211号